秋去冬来,茶楼的生意依旧红火。
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半年,从一个端茶倒水的小丫头,变成了王掌柜最倚重的伙计。
"瑶儿,你这脑子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。"王掌柜经常这样夸我。
我笑而不语。其实我知道,这些都是在书院里学到的。那些诗书经典里,不只有***雪月,也有经世济民的智慧。
就在我以为生活会这样平静下去的时候,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那是个冬日的午后,雪花纷飞。我正在茶楼里招呼客人,门外传来马蹄声。
一个身着深蓝色锦袍的年轻男子推门而入,身后跟着几个随从。
他长得很好看,眉目温润如玉,气质儒雅。虽然穿着华贵,但没有丝毫张扬的味道。
"客官,您里边请。"我上前招呼。
男子抬眼看了我一下,眼中闪过一丝惊艳,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:"来壶好茶。"
"好的。"我转身去沏茶。
这个男子很特别,他没有像其他客人那样喧哗,而是安静地坐在角落里,时不时地观察着茶楼里的一切。
我给他端茶时,他忽然问:"姑娘,这茶楼的经营模式是你设计的?"
我愣了一下:"客官为什么这么问?"
"我观察了一下,发现这里的布置、服务流程,还有茶叶搭配,都很有章法。"男子笑了笑,"不像是普通掌柜能想出来的。"
我心中一动:"您也是做生意的?"
"算是吧。"男子点点头,"我叫沈墨卿,家里有些产业。"
沈墨卿,这个名字我听说过。沈家是本地有名的商贾世家,家大业大,在整个江南都有名气。
"原来是沈公子。"我福了一礼,"小女子苏瑶。"
"苏姑娘不必多礼。"沈墨卿站起来还礼,"能否请教一下,这茶楼的改进是你的主意?"
我犹豫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
沈墨卿眼中露出赞赏的神色:"果然如此。苏姑娘年纪轻轻,就有如此商业头脑,实在令人佩服。"
"沈公子过奖了。"我谦虚道。
沈墨卿没有再说什么,喝完茶就离开了。但我有种感觉,他还会再来的。
果然,接下来的几天,沈墨卿每天都会来茶楼。
他总是点同样的茶,坐在同样的位置,有时候会和我聊几句关于生意的事情。
我发现他对商业的见解很深刻,远超我这个半路出家的人。
"苏姑娘,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开一家茶楼?"一天,沈墨卿忽然问道。
我摇头:"我哪有那么多银钱。"
"如果有人愿意出资呢?"沈墨卿看着我,"以你的才能,完全可以自立门户。"
我心中一动,但还是摇了摇头:"王掌柜对我很好,我不能背叛他。"
沈墨卿笑了:"这不是背叛,这是另一种合作方式。你可以和王掌柜商议,让他也参与进来。"
我想了想,觉得有些道理。
那天晚上,我找到王掌柜,把沈墨卿的提议告诉了他。
王掌柜听完,沉思了很久:"瑶儿,你真的想自己开茶楼?"
"我想试试。"我诚实地说,"但我舍不得离开这里,更舍不得您。"
王掌柜哈哈大笑:"傻丫头,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。你有这个能力,就该去试试。"
"那您呢?"
"我啊,老了,就在这里安安稳稳过日子。"王掌柜拍拍我的肩膀,"不过,如果你需要帮助,随时来找我。"
我眼眶一红,深深地给王掌柜鞠了一躬。
第二天,我找到沈墨卿,同意了他的提议。
"太好了。"沈墨卿笑得很开心,"我早就想找个合适的合作伙伴了。"
"我没有经验,怕辜负了沈公子的信任。"我有些忐忑。
"经验可以慢慢积累,但天赋是天生的。"沈墨卿认真地说,"苏姑娘,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。"
就这样,我开始了人生的新篇章。
沈墨卿在镇上最繁华的街道租了一间很大的铺子,让我全权负责装修和布置。
我发挥了在书院里学到的美学知识,把茶楼设计得雅致而温馨。
墙上挂着山水画,角落里摆着盆栽,连茶具都是精心挑选的青花瓷。
"如雅茶楼",这是我给茶楼起的名字。
开业那天,沈墨卿亲自来剪彩。他穿着一身月白色的长袍,风度翩翩,引得围观的姑娘们频频侧目。
"苏姑娘,祝贺你。"他笑着递给我一个红包。
"谢谢沈公子。"我接过红包,心中满是感激。
茶楼很快就火了起来。我们推出的新式茶点和独特的服务理念,吸引了很多客人。
每天晚上结账的时候,看着收入账本,我都有种不真实的感觉。
短短一个月,我就赚到了以前半年的工钱。
"苏姑娘真是商业奇才。"沈墨卿经常这样夸我。
但我知道,没有他的支持,我绝对做不到这些。
就在我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顺利下去的时候,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茶楼里。
那天下午,我正在柜台后面算账,抬头一看,愣住了。
顾行之站在门口,脸色阴沉得可怕。他的身边没有慕容雪,只是一个人。
"少主?"我惊讶地站起来。
顾行之走过来,目光扫视着茶楼的装修:"这就是你的茶楼?"
"是的。"我点头。
"开了多久了?"他又问。
"一个月。"
顾行之的脸色更难看了:"你什么时候有钱开茶楼的?"
我被他的语气激怒了:"这与你有什么关系?"
"当然有关系!"顾行之激动地说,"你一个姑娘家,哪来的银钱开茶楼?是不是有人..."
他没有说完,但我听懂了他的意思。
我的脸腾地红了,不是羞涩,是愤怒。
"顾行之!"我喊出了他的名字,没有再用敬称,"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?"
顾行之一愣,似乎没想到我会直呼他的姓名。
就在这时,沈墨卿从后院走了出来。